中国5g用户超过8000万,数字产业化基础更加坚实

2020-09-12 12:54:15

2020年9月11日,2020世界数字经济大会暨第十届智博会在浙江宁波正式开幕。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发展司一级巡视员李颖表示“我国5g用户超过8000万,数字产业化基础更加坚实。”


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35.8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36.2%,已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中国5g用户超过8000万,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飞象网创始人、通信业专家项立刚表示,5g商用的推进比原本预期的提前了很多,本来按照计划今年发放5g牌照,提前到了去年6月份发放,基站到年底也或将突破80万个。目前中国5g用户超过8000万,预计今年5g用户可突破1亿人。


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张学颖在大会上表示,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设要推动5g等新一代数字科技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以大数据优化产业合作方式,创新数字科技应用,加快数字经济的发展。


运营商公布的投资计划显示:三大运营商2020年将建50万个基站。截至目前运营商已经建设了48万个基站,预计今年年底建设75万个———80万个基站。


中国电信以及中国联通还宣布了共建共享1年以来的成果。据公开信息显示,在这1年时间里,双方累计建设开通5g基站超30万。


“北京五环内室外覆盖率超过95%,平均下载速率超过450mbps,并实现全球首例200m带宽下2.7gbps峰值速率,让用户畅快体验5g的大带宽、高速率。”中国电信方面表示。


此外,自2019年5g正式商用后,北京市通信行业按照2019年4月市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5g基础设施建设的工作方案》的要求,努力以5g独立组网为目标,加快推进5g网络建设。结合北京市5g网络建设实际,统筹考虑区域和行业布局,在全网持续推动双模组网(独立组网/非独立组网)方式,为非独立组网快速演进到独立组网网络能力创造条件,积极推进5g独立组网核心网建设工作。


到目前为止,北京市各基础电信企业已全面完成5g独立组网核心网建设、优化和整体部署工作。核心网侧网元已具备基站接入能力,已建成的4.4万个5g基站全部接入了独立组网核心网,实现了5g独立组网全覆盖。


此前报道:


5g用户年内或可突破1亿,三大运营商提速建网


当下,全球正在进入5g商用部署的关键期,我国的5g产业在发令枪响之后,已建立竞争优势。近日,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肖亚庆表示,当前中国5g用户已超过6000万,今年将推动5g大规模商用。


在5g商用助推之下,产业链逐渐繁荣,5g应用的新时代已经开启。与此同时,行业基站建设受限、运营商投资回报低、资费高、5g接受度不高等问题待解。显然,5g商用是一场持久的马拉松,尚待开发的价值和潜力还有很多。


三大运营商提速建网


据运营商公布的投资计划显示:三大运营商2020年将建50万个基站。其中,中国移动将新建25万个5g基站,另外,中国电信将与中国联通共建约25万个5g基站,覆盖全国所有地市级(含)以上城市。




而《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运营商已经建设了48万个基站,预计今年年底建设75万个-80万个基站。


“5g商用的推进比原本预期的提前了很多,本来按照计划今年发放5g牌照,提前到了去年6月份发放,基站到年底也或将突破80万个,预计今年5g用户可突破1亿人。目前深圳已实现了全球首个5g独立主网的全城覆盖。无论从网络建设还是用户渗透看,5g商用都比我们原先预计得要快。”飞象网创始人、通信业专家项立刚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不过,据移动、联通方面透露,其各自计划5g年底基站数量约为30万个,而目前移动的4g基站数量已超过240万,显然5g基站覆盖还远远不足,5g大规模商用的高峰期尚未真正来临。


项立刚表示:“目前,5g商用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从我在各地走访来看,地方政府对5g商用的支持度非常高。在深圳,运营商每建设一个基站将可得到1万元奖励,河南运营商每建设一个基站将可获得5000元奖励,各地政府多方式调动运营商建网积极性。运营商建网速度远远比想象得快,但是目前遇到的难题就是资金问题,前期网络建设需要大量投入。同时,用户对5g的接受度还有待加强。”


5g覆盖是否满足大规模商用的诉求,5g资费是否有足够的吸引力,以及是否有5g“独特的”应用来驱动5g的商用,都是目前5g商用实际运行中遇到的问题。


通信高级工程师杨波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5g覆盖是5g商用的前提,现在5g手机终端的销售和5g入网的数量实际上是不匹配的。很多消费者所在的城市5g覆盖并不完全,这直接决定了很多消费者买的是5g手机,实际上当4g来使用。同时,5g的资费也是比4g要贵很多,短期很难降下来,因此今年5g的用户可能依然聚焦于中高端用户。”


他认为,5g特有的业务也还在初期。“目前尚未有必须使用5g具有颠覆性的价值应用出现。同时5g在to c真正大规模商用,还需要等待5g的vr、ar、云游戏等应用大规模成熟才行。”


在创道投资咨询合伙人步日欣看来,在5g商用to c端,其发展速度对比4g仍有较大空间,5g用户自去年6月6日发放5g牌照以来发展到6000万户,而4g在发放牌照后的1年里用户数量已超1亿户。“5g商用在用户端进展偏缓慢的原因,和疫情、资产投入过大等客观因素有关,但也反映出了市场前期对于5g发展速度的预期过高。”


“5g的基站分布密度要远大于4g,所以其成本投入比4g高几倍,对于运营商而言,5g投资尚处于烧钱阶段。但5g技术走在了应用技术的前列,其还需像4g一样形成一个完整的应用场景体系。”看懂研究院高级研究院程宇对《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5g商用孵化元年来临


随着5g应用的规模性拓展,智能手机市场也在进行相应调整。


vivo及华为相关负责人都向《证券日报》记者透露,其正在加速调整手机产业结构,并与运营商合作,增加5g定制机在总手机款式和数量的比例。预计今年第四季度5g智能手机将有一波大规模上市,同时5g手机价格还将持续下降。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5g的to b场景的应用在今年已有了规模。运营商的5g直播已经成熟,而华为等设备商和运营商在金融、矿山、制造工厂、工业互联等行业的应用案例也纷至沓来。


“今年实际上是5g商用孵化的元年,未来低成本高带宽高品质的5g to b专线会成为5g最有价值的商用场景。”杨波认为。


易观数据应用中心总监杨帆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目前全国5g用户在持续增长,各地政府支持运营商建网积极性也很强。但用户升级5g多是被动套餐升级,同时5g基站有限,其在耗电和流量的用户体验上没有得到妥善解决。”




步日欣认为,5g最核心的价值并非仅仅体现在to c端的高速率、大带宽应用,更体现在海量连接物联网、超低时延高可靠通信等领域的应用,对应的是物联网海量连接、工业互联网和自动驾驶等新兴应用,这些是和产业密切联系的新兴领域,是5g真正发挥价值的舞台。


来源:中关村在线,经济日报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