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物联网:产业链企业关注的六大趋势
2022-10-25 17:45:34
建立一个完善的物联网生态圈,需要攻克所有技术、应用等瓶颈,圈内企业要各司其职、尽好责任。当前,物联网产业链企业更关注哪些趋势?
进入到21世纪的第三个十年,物联网俨然是ict领域的璀璨明星。中、美、欧、日、韩等国家/地区,均已将物联网作为重要战略新兴产业来推进。近年来,随着5g、iot技术扩大范围商用,物联网应用的发展被迅速推动。但繁荣的背后也存在着隐患——核心标准的缺失、数据安全危机等问题仍悬而未决。
表1:物联网四大体系结构
物联网体系结构大致可分为四层——感知层、传输层、平台层、应用层(详见表1)。建立一个完善的物联网生态圈,需要攻克所有技术、应用等瓶颈,圈内企业要各司其职、尽好责任。近期,《国际电子商情》采访了物联网产业链企业,它们来自不同的环节(ip/芯片/软件/模组),在交流中我们注意到了大家关注的六大趋势。
趋势一:物联网标准趋于统一
物联网并非一开始就受到资本的热捧,其概念在20世纪末开始出现,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物联网的发展速度并不快。回顾全球物联网的发展史,可以发现主要有以下几个重要年份——1999年,物联网概念首次被提出;2013年,谷歌眼镜的发布标志着物联网、可穿戴技术的革命性突破;2020年,5g技术商用为万物互联时代开启篇章(详见图1)。
图1:物联网发展重要时间点
物联网涉及到很多新兴技术,其应用范围极广且缺乏统一的标准。2020年前后,5g通信技术正式商用,为物联网应用的爆发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新冠疫情极大推动了无接触式应用的需求,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的发展迎来了新高潮,应用市场的火爆加速了标准的统一。
国外企业主导的csa(连接标准联盟)和国内企业主导的开放智联联盟(ola)都旨在打造物联网统一连接标准。
2021年5月11日,zigbee联盟更名为csa(连接标准联盟),由该联盟主推的project chip更名为matter,更名代表该联盟不再仅以zigbee为重点。在matter网络架构中,不同的协议标准,如wi-fi、以太网和zigbee等,都能通过路由器设备实现互联互通。目前,csa已经有超过150家成员公司,包括苹果、谷歌、亚马逊、silicon labs、三星、英飞凌等国外企业,以及oppo、华为、涂鸦智能、南京物联等国内企业。新的matter 1.0标准将于今年年底发布,市场上将新增许多支持该标准的物联网设备。
2020年12月,即project chip提出的一年后,中国24位院士联合阿里、百度、京东、小米、华为、信通院、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等单位联合成立了ola。ola以智能家居产业为突破点,开展行业研究、需求分析、标准预言、开源开发、测试测评、应用示范等一系列工作。如今,ola拥有超过130家会员企业/机构,完成了十余项互联互通标准的编制。
当然,标准的融合并非短期内就能完成。这意味着,在物联网领域,不同的标准将长期并存。
趋势二:多协议并存局面长期存在
对物联网企业来说,“如何站队”会影响未来的发展,甚至能决定自己的生死存亡。当前,物联网设备有wi-fi、ble、zigbee、thread、蜂窝网络等多种无线通信协议可供选择,业内人士普遍认同,未来众多无线通信协议会并存。
英飞凌科技大中华区安全互联系统事业部高级市场经理许杰评价道,各种无线连接及技术都有它擅长的领域,为了满足不同物联网设备的需求,这些技术可以实现互补。“wi-fi和ble是手机的标准接口,凭借ism频段能让其在全球更快部署。而thread基于ipv6的特性能,可为万物互联做好底层支撑。未来无线通信的各种协议以互补为主。就物联网应用层联网协议而言,matter有望终结智能家居‘碎片化’,解决重度依赖云端服务器所带来的大面积断网问题。matter的正式版本将于年底发布,英飞凌会围绕matter发布相关产品。同时,我们也积极参与并推动ola的发展,以满足智能家居本地化的需求。”
silicon labs物联网工业及商业事业部资深副总裁ross sabolcik强调,没有一种通信协议能够满足所有物联网应用的需求,某些领域并未整合出一种适合所有生态系统的协议。不同的应用有着截然不同的需求,例如摄像机等高数据速率设备与门传感器等低数据速率设备有完全不同的带宽要求,这些差异使得多种无线技术得以并存。
来源:国际电子商情微信公众号